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規劃的布局之年景觀工程 。新征程、新使命,滕州市城鄉水務局將以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的治水方針為指引,深入貫徹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,緊緊圍繞、市決策部署,繼續錨定打造“水美”滕州樣板的總目標,堅定信心、勇毅篤行,加快推進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,為中華善城、現代滕州強勢崛起提供堅實水務支撐和保障。
———加快推進河流水系“水連路通”工程景觀工程 。重點實施界河、郭河南支、新薛河和小清河的河道治理、岸線道路及攔蓄閘壩建設。完成界河剩余的6座攔蓄壩建設,全面實現界河的“水連路通”。實施郭河南支9.61 公里河道治理 。加快實施新薛河18.8公里河道治理,完成剩余攔蓄壩和5.2公里堤頂道路建設。在小清河,計劃重建王林塘壩,新建王林橋,拆除重建1座橡膠壩, 同時實施小清河連通和景觀提升工程,連通荊河和小清河,對塔寺路至荊河段重點實施河道治理、景觀綠化、沿河步道、景觀小品等。
———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保障提升工程景觀工程 。鋪設輸配水管線48公里,將81個山區高位村納入公共主管網覆蓋范圍,全面完成85個農村村內老舊管網改造,努力實現全市城鄉自來水“戶戶通”,保障水質安全穩定達標。同時,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,積極探索符合滕州實際的“一企統管”供水管理模式,力爭早日實現城鄉供水“同源、同質、同監管、同服務”。
———持續提升河湖水生態環境景觀工程 。力爭汛前完成第二污水處理廠提標工程,實現城區四座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準四類標準。實施總投資3.5億元的一污、三污“廠-網-河-湖(濕地)”一體化運營治理項目,實現“廠-站-網-濕地-河道”一體化運營管理,進一步保障入湖河流水質。計劃新增創建1條省級美麗河湖和2處省級水利風景區。爭取利用中央級資金約1000萬元,繼續實施水庫移民村扶持項目建設,力爭實施糧峪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,努力打造更多生態清潔小流域。
———全面做好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景觀工程 。推進馬河水庫引調水工程,實施南四湖湖水東調工程,進一步保障工業企業生產用水,更好服務“強工興產、項目突破”。在市水利工程指揮部的下,督導推動實施魯南化工園區防洪保安全項目,努力保障小魏河流域和魯南化工園區的防洪安全。加強組織調度,加快城河等水毀修復,實施城區6處道路交叉口和官橋鎮大韓村、萊村等易澇積水點改造,加強重要防汛隱患部位治理,保障水利工程防洪安全、群眾出行安全,確保2025年實現安全度汛。
———著力鍛造新時代“水利鐵軍”景觀工程 。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,全面提高水務干部的綜合素質,促進水務工作規范化、制度化。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和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,持續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、水土保持監管、水事秩序維護,以及供水服務保障等各項工作,切實把“以人民為中心”落實到工作中。堅持黨建引領水務發展,引導廣大干部,自覺在“水美”滕州樣板建設大局中思考謀劃、推動工作,保障水務事業健康發展,推動水務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。